据相关报道,哪吒汽车目前经营状况不佳,慢慢的开始着手解散研发团队。据知情人士消息,研发团队将整体解散,本周内签署离职手续的员工可获得N+1的赔偿,赔偿日期截止至5月30日。目前哪吒汽车员工总数大约为1700人,其中约有200名员工正在办理离职手续。
雪上加霜的是,在同一天,有相关供应商在位于上海的哪吒汽车总部打地铺讨要欠款。
而针对这一事,19日下午,哪吒汽车位于上海普陀的办公总部,与部分供应商举行了一次以“化债”为主题的沟通会。哪吒汽车提出希望能够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减轻债务,以便推动新融资的顺利进行。
哪吒汽车高管在会议现场表示,这场会议是哪吒和供应商在探讨自救方案,“大家一起共渡难关,这里面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如果哪吒倒闭了,那就是0,什么都收不到,我们也一样,工资也欠着,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个企业能恢复过来,能够往前走。”
同时,该高管也否认了“研发团队解散”的说法。而且,在3月20日哪吒汽车官方微博号发文称:近期网络传闻“哪吒汽车解散研发团队”等信息,系不实传闻。公司目前正通过组织与流程的优化,推动进一步降本增效。
自2024年起,关于哪吒汽车的负面消息便屡见不鲜,尽管哪吒汽车多次出面辟谣,但外界对其经营状况的担忧情绪依然存在。
2024年,哪吒汽车CEO张勇卸任,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亲自兼任“督战”,并制定了“2025年毛利率转正、2026年实现盈利”的目标。然而,在实现盈利之前,如何消除负面传闻的影响,并助力哪吒汽车尽早成功IPO,成为了方运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化债大会的第二天,哪吒汽车在泰国曼谷成功举办了经销商大会,并在会上与泰国专业汽车金融机构NLTH(泰国)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获得100亿泰铢(约合21.5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支持。
曾经备受瞩目的哪吒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曾经风头无两,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据相关报道,近期频繁出现供应商前往哪吒汽车总部讨债的情况,甚至有部分供应商在总部打地铺,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
在最近一次的沟通会上,许多供应商接受了“债转股”的提议。一位供应商在现场直言:“如果不接受债转股,我们也拿不到钱。这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哪吒的固定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只有等待新的融资进来,才有机会让公司起死回生。”
所谓的“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的债权转换为股权,从而减轻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同时增加企业的注册资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据媒体报道,哪吒汽车计划将供应商对其70%的债权转化为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剩余30%的债权则作为无息留债,以现金方式分期偿还。
1月24日,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此次融资规模预计在40亿至45亿元之间,其中领投方计划投资约30亿元。
在此次沟通会上,哪吒汽车向供应商详细的介绍了该轮融资的最新进展。公司表示:“提供这40亿元的前提是进行债务重组,因为合众目前的债务负担过重,如果这笔资金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就等于白费力气。这是投资方提出的要求。”
简单来说,哪吒汽车必须先减少自身的债务,才有机会获得这笔40亿元的救命资金。
据知情的人偷偷表示,目前哪吒汽车欠供应商的总款项占总负债的近2/3,总负债接近百亿元。由于负债过高,已经接洽的潜在投资人明确说,只有哪吒汽车减轻负债,他们才会考虑投资。
一位哪吒汽车的员工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提到:“在我们还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没什么事做,就只能看着供应商的人来讨债,被带走,然后又有新的供应商来讨债,一直这么循环。”从这段话能够准确的看出,哪吒汽车很早之前就慢慢的开始拖欠供应商的款项了。
在一场由哪吒汽车组织的化债主题沟通会上,一家头部电子电器供应商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透露:“其实这个债转股的方案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推进了。从2024年10月开始,哪吒就一直在积极推动债转股的事宜。当时,他们把300多家被拖欠款项的供应商分成了两类。先和那些头部的、公司还用得上的供应商联系,推进债转股。在那几个月里,他们大概把前30多家供应商的问题都处理得差不多了。而那些欠款金额相对较少的供应商,比如欠款几百万、几十万的,就没怎么管,所以才导致了后来那种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哪吒汽车不仅欠着供应商的钱,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在昨天的沟通会上,有员工表示,目前研发部门的工资还是按照降薪50%的标准发放,而且不同部门的降薪标准都不一样。“研发部门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下个月能发多少工资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上海的最低工资2690元,也可能还是降薪50%,甚至有可能一分钱都不发。”
一位高管表示,从2024年11月开始,哪吒汽车就陆续进行人员优化。“有的是员工主动离职,有的是公司劝退,让他们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不过,减少人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公司能够维持最低的经营成本,以解决目前的困境。”
对于之前被优化的员工,他们的赔偿金还没有到账。上述高管无奈地表示:“确实是没有钱,等公司有钱了就会发放。”
据媒体报道,目前哪吒汽车在国内的三大工厂已经全面停摆,海外业务虽然还在继续,但也受到了资金链断裂的严重影响。橙柿互动的记者曾在2月底实地探访哪吒桐乡工厂,当时工厂大门紧闭,保安说已经停产好几个月了。不过,一位员工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线亿元,上市进程停滞
哪吒汽车作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自2018年成立以来,曾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备受瞩目的新势力车企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10月。
从财务数据分析来看,哪吒汽车在过去几年的表现也令人担忧。2021年至2023年期间,尽管其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3.2%,但经营现金流却持续为负,净利润分别亏损48.40亿元、66.66亿元、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销售毛利率分别是-34.36%、-22.52%、-14.86%。进入2024年一季度,合众新能源的净利润亏损依然高达12.89亿元。
2024年6月,合众新能源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合众新能源已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三六零安全、宁德时代等有名的公司,以及浙江、江西、四川、安徽等地的国资背景基金。然而,目前其上市进程却陷入停滞,港交所官网显示其IPO状态已为“失效”。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哪吒汽车在冲刺IPO时的估值曾高达420亿,但如今这一估值已经大幅缩水。
去年10月中旬,一位自称是“哪吒汽车员工”的网友在第三方平台上发帖称,“哪吒汽车已经发不出工资,并且欠了供应商很多钱”,还建议“大家购买哪吒汽车时要谨慎”。对此,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正在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内部管理变革,包括工资结构调整和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在此过程中,一线销售人员与工厂员工的薪资均已按时发放,其余人员则先按薪资的50%发放,剩余部分待方案通过之后再进行补发。公司方面还透露,其中层和高管正在做股权优化和薪资架构调整,IPO前需要确权,因此部分工资发放稍慢。
在2024年10月底,有消息传出哪吒汽车对全体研发人员启动了降薪计划。随后在11月,哪吒汽车进一步对内部组织架构做调整,大幅压缩并整合了一、二级部门,优化管理层级,并且加强了对大模型等新型AI工具的应用。据新闻媒体报道,此次裁员比例可能高达70%,不过不同部门之间的裁员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哪吒汽车方面回应称,公司正在打造更加集中高效的组织架构,各部门将依据业务需求和未来发展的策略进行一定的整合。
此外,合众新能源自去年以来被多家A股公司讨债一事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2024年12月5日晚间,福石控股(300071)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其子公司北京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因与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服务合同纠纷,已向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福石控股还透露,公司近日收到了桐乡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及传票,裁定即日起冻结合众汽车银行存款5355万元或查封相应价值的财产,并将于2024年12月26日召开庭前会议。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营形势,哪吒汽车决定通过融资来缓解金钱上的压力,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E轮融资所筹集的资金将重点投向三大关键领域:研发技术、产能扩充以及全球化布局。具体而言,哪吒汽车将集中资源于智能驾驶技术(例如NETA PILOT 4.0)、800V高压平台和新一代电池技术等核心领域,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充产能,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增长。此外,哪吒汽车计划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年度销量翻倍。
从哪吒汽车当前的策略来看,其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双轮驱动来扭转当下的不利局面。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一方面,哪吒汽车目前的现金流状况依然紧张,截至2023年底,其经营现金流为负,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余28.4亿元。另一方面,公司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已经失效,上市进程陷入停滞。这些坏因都可能对哪吒汽车的融资活动以及未来的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回顾历史,新势力车企在遭遇经营困境时,通常会依赖外部融资来渡过难关。例如,2022年哪吒汽车曾获得由360集团领投的D轮融资,金额高达40亿元。尽管此次融资在当时缓解了金钱上的压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哪吒汽车面临的问题。如今,哪吒汽车再次启动大规模融资,能否真正扭转颓势,还需观察其后续的执行效果与市场反应。
具体来看,哪吒汽车与泰国一家专业汽车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批发与零售业务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同时,哪吒汽车还与当地一家代工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该企业计划在未来五年内继续为哪吒汽车提供生产支持,并将于今年7月真正开始启动哪吒X车型的本地化生产,将泰国打造成哪吒汽车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出口基地。
哪吒汽车的海外布局始于2021年,2024年其海外销量达3万辆,占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泰国是其核心战场之一,2024年哪吒以1.2万辆的成绩位列泰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品牌销量第三、新势力第一。按照规划,泰国工厂的产能将支持哪吒X出口至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市场,与比亚迪、长城等中国车企展开直接竞争,但这一战略的成效尚待验证。